继上周发文叫停网络信用卡和条码(二维码)支付后(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及虚拟信用卡),“央妈”似乎并没有停手打算。周末又有消息传出称,央行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和《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征求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进行了近乎苛刻的限制,几乎可以说掐住了第三方支付企业虚拟账户发展的命门。记者从相关支付机构处证实了该消息,不少业内人士称对此“有些忧心忡忡,不知前景会怎样”。
转账、消费均以万元为上限
羊城晚报记者从相关企业处获悉,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这份草案最“要命”的地方在于,对第三方支付的转账、消费额度给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并在账户管理上做了严格要求。
比如,根据草案,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人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通过银行账户办理。此外还有,支付机构应对转账转入资金进行单独管理,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行账户回提;个人支付账户的资金来源仅限于本人同名人民币银行借记账户、本支付机构按规定发行的预付卡充值和个人支付账户转账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等。
和此前曾两度征求意见的草案相比,本版草案收窄力度明显。比如首版草案中仅规定,“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收付金额超过1万元,个人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收付金额累计超过5万元或资金余额连续10天超过5000元的,支付机构还应留存个人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并未做更严格的限制。
余额宝或一年只能买一万
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表示,草案诸多规定其实指向的就是如支付宝这样的虚拟账户交易,严格限制转账、消费额度,其用意在于使虚拟账户只担当小额转账、支付功能,大额的还是要留给银行卡、银联通道。“相当于只把虚拟账户做成‘正规军’的补充通道。”联系上周叫停网络信用卡、线下扫码支付,该人士认为央行扶持“正规军”的意图明显,“我们也换位思考,认为管理层确实有不同考虑吧,比如更多从产业平衡、风险把控等角度出发。但就此用强硬手段来打压刚刚蓬勃生长的互联网金融,感觉还是不公平”。
如果仅根据草案字面理解,以支付宝为例,其账户转账和消费都将受到较大影响,也有分析认为,余额宝的年累计申购额可能不能超过1万元,这将给“宝宝”理财带来致命打击。
业界解读是否夸大限制?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解读有点过于夸大限制。“虽然还不能完全肯定这里的支付账户具体指的范围,但应该主要针对的是账户余额转账、消费,比如从一个支付宝账户转到另一个支付宝账户会受限,但没有限制关联的银行卡转账,如快捷支付等方式。”省内一家支付机构老总猜测称。
此外,据悉,同时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还指出,支付机构不得为付款人和实体特约商户的交易提供网络支付服务,如若条款成真,将给当前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的O2O线下支付带来毁灭性打击。
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称,虽然相关条文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支付宝和财付通,但由于牵涉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命运,因此都会密切关注,必要时还会“抱团取暖”,联合向“央妈”发声,希望意见正式出台时能有所改善。